蘇軾《有美堂暴雨》鑑賞
遊人腳底一聲雷,滿座頑雲撥不開。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
十分瀲灩金樽凸,千杖敲鏗羯鼓催。喚起謫仙泉灑面,倒傾鮫室瀉瓊瑰。
【譯文】
遊人佇足有美堂,一記破天霹靂,驟從腳底迸生。這雷怎會低到像從腳下來著?那是因為矗立在吳山最頂端的有美堂,高得幾乎近天,所以遊人站在上面俯視群景,連打在空中的雷,都像是從他們腳下迸生的了。
不過,俗話說:「高雷無雨」,這雷現在打低了,恐怕稍後一場大雨是避免不了。
被腳底的雷驚嚇後,想當然耳,人很自然的會有彈跳而起、將視線從地面抬高的反應。這時他舉目所見,滿天厚實墨雲,堆疊籠罩全山,有如固結了一般,任人使勁也撥推不得。
隨手勢撥動,視線越延越遠,來到天邊。高遠的天邊之外,漸漸颳起像被烏雲染黑的大風,而那風強勁得甚至可以把海水吹立如柱呢!浙東一帶的雨便乘著這股風勢,橫跨過錢塘江,也到有美堂這裡來了。
雨中的西湖,水面受雨不住漲動,從高處往下看,就像是一只金製酒杯斟滿酒液,表面凸起,十足飽滿湧溢的樣子;而連連衝擊湖面的暴雨,其繁密馳驟的聲音樣態,實在好比千杖萬棒急遽敲落在羯鼓上那樣聲聲催緊響亮。
見聞雨勢滂沱之狀,浪漫的詩人不禁發出奇想:這雨說不定是天神為造新詞,特地仿效玄宗以水傾灑酒面讓謫仙李白從醉中醒來的做法,所以才會將這珍珠美玉般的仙泉灑落在這有如人魚所居的西湖,化作漫天的大雨了。
【字詞品鑑】
第一句,「一聲」兩字氣勢鏗鏘,不餘泥水,簡潔有力。想像遊人賞景當下,本是心曠神怡,忽聞一聲雷響在身邊劇裂,那是何其震撼!而雷響震撼人的精神,又以第一聲最具魄力,因此,這裡不寫雷劈不絕,單用「一聲」迅烈更足。
雷起低至遊人腳底,既是大雨預告,也是詩人誇張吳山之高的說法。
吳山位在西湖東南,地勢高敞,瀕臨湖水,山秀其實不高。詩人寫雷從遊人腳下而起,或許太過,但傳金主完顏亮感于杭州風物,也曾賦詩曰:「萬里車書一混同,江南豈有别疆封?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把吳山推崇甚高,由此可知詩人作詩,展現文學效果為先,真實性有時倒為其次了。
第二句,主要摹寫雨雲滯重。
「座」是有底座或固體巨物的量詞。雲積聚成「座」,如山如城一般,已不免誇張; 「頑」字再賦以雲濃成固而難移、固若金湯的栩栩形象,更將雲濃密程度寫得生動易懂。「頑雲」的用法,早見於陸龜蒙《苦雨詩》「猛雲猛雨更相欺」一句。
至於撥字,也用得強烈有致。所謂「撥」,就是東西抵觸到身上,人將之橫向推離排除的動作。今天遊人會有撥的舉動,不就表示雲已豐厚到(彷彿)近身的程度了嗎?比起「推」字,用「撥」更能表現出人翻動東西,東西卻還不斷湧進靠近的持續性樣態,如撥水、撥雲見日。因此,雲豐厚不絕至遊人忍不住想撥起雲來這樣的誇飾語句,更能表現出,也能呼應第一句那種站在山巔高深的效果。
第三句,風起於「天外」要比「天邊」空間感還更高遠,一字之別,差之千里。
其次,風何以「黑」,值得玩味。利用通感修辭,詩人讓無色的風形象化,既強調了烏雲濕濃似墨,天昏地暗,足以渲染大風以外,亦因「黑」昏深,尚能表現風勁之感。
正是風力之勁,所以吹起海水使翻湧如柱立,氣勢更雄;而「水立」豪語早在杜甫《朝獻太清宮賦》「九天之雲下垂,四海之水皆立」詩句便早見得。不過,若依科學解釋,在惡劣天候中伴隨積雨雲同時出現的劇烈空氣擾動對流,在平廣水面上確實可能形成水立現象,即今人所稱「水龍捲」。明人筆記《五雜俎》(正名為《五雜組》,訛作《五雜俎》)作者謝肇淛即看過「水立」終知此非妄語,因此蘇軾在那樣天候中,得見水立也不算誇張;縱非親睹,憑藉想像強風吹得海波洶湧之景,誇張不失其真,且使詩更顯豪放壯闊了。
第四句,才正式交代有美堂的地理位置。
浙東、浙西的分法,乃源自《吳地記》:「漢順帝永建四年,有山陰縣人殷重獻策於帝,請分江置兩浙,詔司空王襲封從錢塘江中分,向東為會稽郡,向西為吳郡。」有美堂在西湖東南面的吳山、錢塘江西面,故說雨從浙東飛過江來。
有美堂為杭州知州梅摯於嘉祐二年(1057)所建。庚溪詩話記其始末「嘉祐初,龍圖閣直學士、尚書吏部郎中梅公儀(梅摯)守杭,上(宋仁宗)特製詩寵賜,其首章曰:『地有吳山美,東南第一州。』梅既到杭,遂建堂山上,名曰『有美』。」
過江之「過」字,用得大氣,用於雨腳,有從遠跨近而來的感覺。
「飛雨」一詞,得見於《昭明文選》張協雜詩:「飛雨灑朝蘭,輕露棲叢菊。」而謝脁《觀朝雨》也寫道「朔風吹飛雨,蕭條江上來,既灑百常觀,復集九成臺。」以「飛」寫雨,則雨乘風姿態栩栩,速度也增急不少。
第五句,詩人摹寫雨中西湖,特將西湖濃縮比例成一只酒樽,可能是為了更加凸顯湖水豐滿溢動的樣態(若為寬闊湖面,則水盛之貌不易觀見),也可能是因為遊人所站位置甚高,以致於俯視之下,偌大西湖,也逕成天地間的一只小酒杯了。詩人進一步以「金」色修飾酒樽外表,增添視覺效果及色彩之餘,也為相襯尾聯以珍珠美玉形容雨水的譬喻。試想,金杯滿盛瓊瑰是何其華麗高貴的樣子啊!若詩改成「酒樽滿」,就真的遜「色」了。
至於樽中酒液的摹寫,蘇軾想必化用杜牧《羊欄浦夜陪宴會詩》「酒凸觥心瀲灩光」(一作「酒凸觥心泛灩光」)詩句而來,所以也用了「凸」和「瀲灩」兩字詞。
「凸」字如其形,是表面中心隆起高出的狀態,當人將水細細注滿一只杯盞至不流溢,水分子在與空氣接觸後,便會因為表面張力的拉扯而吸附住杯緣,使水中心高出卻不向外流。古代詩人不解其因,卻能觀察如此細微,維妙維肖的把水或液體在容器中最飽足才有的現象,以凸字寫實的形象表現出來,大不簡單。「瀲灩」則是水滿溢動的樣子,較「凸」的程度更甚,南朝梁何遜詩《行經范僕射故宅》,也曾將池水滿溢的樣態用瀲灩形容──「瀲灩故池水,蒼茫落日暉。」
第六句,詩人借用杖搥鼓面的譬喻,專寫雨勢滂沱響亮的視聽效果。用「杖」擊鼓,據《唐語林》(卷五)載:「李龜年善打羯鼓,明皇問:卿打多少杖?對曰:臣打五千杖訖」可明。《羯鼓錄》寫宋璟擊鼓「手如白雨點……雨點取碎急」,把杖當雨,蘇軾則是反用其意,把西湖比擬為一面巨大的羊皮鼓,以雨化杖擊打不休。
《楚辭》〈宋玉‧招魂〉:「鏗鐘搖虡,揳梓瑟些。」王逸作注:「鏗,撞也。」同時,「鏗」字亦可形容彈擊金屬瓦石的聲音(見於《禮記‧樂記》:「鍾聲鏗,鏗以立號。」),「鏗」一字就將動作和聲音展現得宜。「催」是促急加緊的動作,形容杖擊羯鼓,更能把杖棒不絕狀態寫繪立體。
第七句,蘇軾聯結了酒與謫仙李白的趣事,將想像力發揮得淋漓。《舊唐書‧李白傳》載:「玄宗度曲,欲造樂府新詞,亟召白,白已臥於酒肆矣。召入,以水灑面,即令秉筆,頃之成十余章。」李白嗜酒,聽水灑面誤為酒聲而醒,那雨傾西湖這只酒樽,說不定也是天神有意造詞,而刻意仿效玄宗為之的吧!
第八句,「鮫室」所指鲛人(人魚)水中居室,在此借指西湖。博物志(卷九)記鮫人:「南海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能泣珠。」;杜甫《雨》詩之四則曾用鮫人之淚形容雨點珠圓:「神女花鈿落,鮫人織杼悲」。把西湖擬成鮫人所居住所,宮殿梁棟雕琢形象霎時憬然赴目,與「瓊瑰」這等珍玉美珠(《左傳‧成公十七年》:「初,聲伯夢涉洹,或與己瓊瑰食之。」杜預作注:「瓊,玉;瑰,珠也。」)格外相襯,而華麗感倍增。以雨擬成珠玉,倒傾泉面,跳珠瀉玉之美渾然天成,也讓這昏黝曖曖的暴雨日頓時生光。全詩寫至此,雖無餘韻,繽紛戛然而止,但毫無拖泥帶水的手法,更使此詩氣勢雄偉。
【全詩賞析】
熙寧六年(1073),蘇軾任杭州通判時作此詩。此詩氣勢奔騰酣暢、節奏勁爽,教人讀來快意充沛!
不強計律詩格律結構和押韻,只求力顯內涵,所以蘇軾又一次大展天賦長才,但憑客觀觀察、誇飾修辭和豐富聯想,全詩未言狂、暴二字,即精彩成就一幅壯闊墨色山水圖,洵使此作成為歷代雨景詩歌佳詠。
首聯先從雷響之近、濃雲之頑到強風之黑的描寫,逐漸醞釀惡劣天氣的聲勢。詩人不採律詩尋常起首,直接突兀的展現暴雨來臨的景觀,故由可視的遊人近景,迅轉成聽覺刺激,緊繃氛圍;其後描寫滿天雲色凝滯厚重,稍舒方才一瞬的緊張。
頷聯二句,詩人不假雕琢,粗筆揮灑風雨飄搖現象,煞有潑墨之快。他將把身可感觸的風,轉成視覺,以色示之,使風聲色力度俱具;強風橫掃,海湧如立,驚心動魄之狀歷歷在目,氣勢堆疊至此,直至第四句終於一氣呵成,雨才淋漓傾盆,隨風從遠處飛至讀者的眼睛。
以敘事時間來論,雷響一瞬,撥雲略緩,風吹海立霎那,飛雨過江又是持續延長,短長短長相間,敘事節奏越發鏗鏘有節。胡曉暉於《宋詩大觀》中說得甚好:「在具體寫法上,詩人緊緊扣住疾雷、迅風、暴雨的特點進行刻畫,使全詩的節奏和氣勢亦如自然風暴般急促,來如驚雷,陡然而至,令人應接不暇;去如飄風,悠然而逝,使人心有餘悸。」正是如此。
下半,頸聯極盡動態形容雨勢。但詩人不直說雨勢滂沱,反而集中焦點著眼受雨的湖面景觀和聲響,利用生動立體且貼切易懂的擊鼓譬喻修辭側寫雨勢,還特地將偌大西湖擬約為盈手可握的酒樽,擴大比例的落差,形容水面飽滿狀態,實留予讀者許多品詩神遊的想像空間;其後尾聯,詩人聯結金樽酒面的譬喻,別開生面的融會瑰麗遐思,把李白這酒仙也拉入這場豪雨盛會一展詩興,使這暴雨突來幾乎盡掃遊興的日子,頓轉成一片熱鬧鼓舞,將單純的雨景描摹,逸生無限趣味。
想來,若非蘇軾性格這樣豪放自得的人,恐怕也沒多少人能將暴雨寫得這番跌宕暢快吧!
筆者認為,蘇軾無意在此詩附會中國「詩以言志」的傳統,只是純粹著力摹寫觀雨的耳目感受,並任想像穿馳勝景之中,所以不用隱晦的象徵暗示手法,逕如一名時空遊人佇足宇宙那樣的高度,細細俯瞰人間,用開闊舒放的情懷淡看狂風暴雨,視之為天神珍賜而滿懷欣喜的接受,然後再以即興不泥的創作筆法,執管肆恣揮灑,為自然瑰奇雄渾的景色,留下珍貴的墨跡。(相較於其他描寫雨的詩詞,此詩寫作大氣,手法看似無工實則想像翻騰,敘事寫景十分到位,做為引導中小學生描繪雨景之前導詩作,相當合適。)
十分瀲灩金樽凸,千杖敲鏗羯鼓催。喚起謫仙泉灑面,倒傾鮫室瀉瓊瑰。
【譯文】
遊人佇足有美堂,一記破天霹靂,驟從腳底迸生。這雷怎會低到像從腳下來著?那是因為矗立在吳山最頂端的有美堂,高得幾乎近天,所以遊人站在上面俯視群景,連打在空中的雷,都像是從他們腳下迸生的了。
不過,俗話說:「高雷無雨」,這雷現在打低了,恐怕稍後一場大雨是避免不了。
被腳底的雷驚嚇後,想當然耳,人很自然的會有彈跳而起、將視線從地面抬高的反應。這時他舉目所見,滿天厚實墨雲,堆疊籠罩全山,有如固結了一般,任人使勁也撥推不得。
隨手勢撥動,視線越延越遠,來到天邊。高遠的天邊之外,漸漸颳起像被烏雲染黑的大風,而那風強勁得甚至可以把海水吹立如柱呢!浙東一帶的雨便乘著這股風勢,橫跨過錢塘江,也到有美堂這裡來了。
雨中的西湖,水面受雨不住漲動,從高處往下看,就像是一只金製酒杯斟滿酒液,表面凸起,十足飽滿湧溢的樣子;而連連衝擊湖面的暴雨,其繁密馳驟的聲音樣態,實在好比千杖萬棒急遽敲落在羯鼓上那樣聲聲催緊響亮。
見聞雨勢滂沱之狀,浪漫的詩人不禁發出奇想:這雨說不定是天神為造新詞,特地仿效玄宗以水傾灑酒面讓謫仙李白從醉中醒來的做法,所以才會將這珍珠美玉般的仙泉灑落在這有如人魚所居的西湖,化作漫天的大雨了。
【字詞品鑑】
第一句,「一聲」兩字氣勢鏗鏘,不餘泥水,簡潔有力。想像遊人賞景當下,本是心曠神怡,忽聞一聲雷響在身邊劇裂,那是何其震撼!而雷響震撼人的精神,又以第一聲最具魄力,因此,這裡不寫雷劈不絕,單用「一聲」迅烈更足。
雷起低至遊人腳底,既是大雨預告,也是詩人誇張吳山之高的說法。
吳山位在西湖東南,地勢高敞,瀕臨湖水,山秀其實不高。詩人寫雷從遊人腳下而起,或許太過,但傳金主完顏亮感于杭州風物,也曾賦詩曰:「萬里車書一混同,江南豈有别疆封?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把吳山推崇甚高,由此可知詩人作詩,展現文學效果為先,真實性有時倒為其次了。
第二句,主要摹寫雨雲滯重。
「座」是有底座或固體巨物的量詞。雲積聚成「座」,如山如城一般,已不免誇張; 「頑」字再賦以雲濃成固而難移、固若金湯的栩栩形象,更將雲濃密程度寫得生動易懂。「頑雲」的用法,早見於陸龜蒙《苦雨詩》「猛雲猛雨更相欺」一句。
至於撥字,也用得強烈有致。所謂「撥」,就是東西抵觸到身上,人將之橫向推離排除的動作。今天遊人會有撥的舉動,不就表示雲已豐厚到(彷彿)近身的程度了嗎?比起「推」字,用「撥」更能表現出人翻動東西,東西卻還不斷湧進靠近的持續性樣態,如撥水、撥雲見日。因此,雲豐厚不絕至遊人忍不住想撥起雲來這樣的誇飾語句,更能表現出,也能呼應第一句那種站在山巔高深的效果。
第三句,風起於「天外」要比「天邊」空間感還更高遠,一字之別,差之千里。
其次,風何以「黑」,值得玩味。利用通感修辭,詩人讓無色的風形象化,既強調了烏雲濕濃似墨,天昏地暗,足以渲染大風以外,亦因「黑」昏深,尚能表現風勁之感。
正是風力之勁,所以吹起海水使翻湧如柱立,氣勢更雄;而「水立」豪語早在杜甫《朝獻太清宮賦》「九天之雲下垂,四海之水皆立」詩句便早見得。不過,若依科學解釋,在惡劣天候中伴隨積雨雲同時出現的劇烈空氣擾動對流,在平廣水面上確實可能形成水立現象,即今人所稱「水龍捲」。明人筆記《五雜俎》(正名為《五雜組》,訛作《五雜俎》)作者謝肇淛即看過「水立」終知此非妄語,因此蘇軾在那樣天候中,得見水立也不算誇張;縱非親睹,憑藉想像強風吹得海波洶湧之景,誇張不失其真,且使詩更顯豪放壯闊了。
第四句,才正式交代有美堂的地理位置。
浙東、浙西的分法,乃源自《吳地記》:「漢順帝永建四年,有山陰縣人殷重獻策於帝,請分江置兩浙,詔司空王襲封從錢塘江中分,向東為會稽郡,向西為吳郡。」有美堂在西湖東南面的吳山、錢塘江西面,故說雨從浙東飛過江來。
有美堂為杭州知州梅摯於嘉祐二年(1057)所建。庚溪詩話記其始末「嘉祐初,龍圖閣直學士、尚書吏部郎中梅公儀(梅摯)守杭,上(宋仁宗)特製詩寵賜,其首章曰:『地有吳山美,東南第一州。』梅既到杭,遂建堂山上,名曰『有美』。」
過江之「過」字,用得大氣,用於雨腳,有從遠跨近而來的感覺。
「飛雨」一詞,得見於《昭明文選》張協雜詩:「飛雨灑朝蘭,輕露棲叢菊。」而謝脁《觀朝雨》也寫道「朔風吹飛雨,蕭條江上來,既灑百常觀,復集九成臺。」以「飛」寫雨,則雨乘風姿態栩栩,速度也增急不少。
第五句,詩人摹寫雨中西湖,特將西湖濃縮比例成一只酒樽,可能是為了更加凸顯湖水豐滿溢動的樣態(若為寬闊湖面,則水盛之貌不易觀見),也可能是因為遊人所站位置甚高,以致於俯視之下,偌大西湖,也逕成天地間的一只小酒杯了。詩人進一步以「金」色修飾酒樽外表,增添視覺效果及色彩之餘,也為相襯尾聯以珍珠美玉形容雨水的譬喻。試想,金杯滿盛瓊瑰是何其華麗高貴的樣子啊!若詩改成「酒樽滿」,就真的遜「色」了。
至於樽中酒液的摹寫,蘇軾想必化用杜牧《羊欄浦夜陪宴會詩》「酒凸觥心瀲灩光」(一作「酒凸觥心泛灩光」)詩句而來,所以也用了「凸」和「瀲灩」兩字詞。
「凸」字如其形,是表面中心隆起高出的狀態,當人將水細細注滿一只杯盞至不流溢,水分子在與空氣接觸後,便會因為表面張力的拉扯而吸附住杯緣,使水中心高出卻不向外流。古代詩人不解其因,卻能觀察如此細微,維妙維肖的把水或液體在容器中最飽足才有的現象,以凸字寫實的形象表現出來,大不簡單。「瀲灩」則是水滿溢動的樣子,較「凸」的程度更甚,南朝梁何遜詩《行經范僕射故宅》,也曾將池水滿溢的樣態用瀲灩形容──「瀲灩故池水,蒼茫落日暉。」
第六句,詩人借用杖搥鼓面的譬喻,專寫雨勢滂沱響亮的視聽效果。用「杖」擊鼓,據《唐語林》(卷五)載:「李龜年善打羯鼓,明皇問:卿打多少杖?對曰:臣打五千杖訖」可明。《羯鼓錄》寫宋璟擊鼓「手如白雨點……雨點取碎急」,把杖當雨,蘇軾則是反用其意,把西湖比擬為一面巨大的羊皮鼓,以雨化杖擊打不休。
《楚辭》〈宋玉‧招魂〉:「鏗鐘搖虡,揳梓瑟些。」王逸作注:「鏗,撞也。」同時,「鏗」字亦可形容彈擊金屬瓦石的聲音(見於《禮記‧樂記》:「鍾聲鏗,鏗以立號。」),「鏗」一字就將動作和聲音展現得宜。「催」是促急加緊的動作,形容杖擊羯鼓,更能把杖棒不絕狀態寫繪立體。
第七句,蘇軾聯結了酒與謫仙李白的趣事,將想像力發揮得淋漓。《舊唐書‧李白傳》載:「玄宗度曲,欲造樂府新詞,亟召白,白已臥於酒肆矣。召入,以水灑面,即令秉筆,頃之成十余章。」李白嗜酒,聽水灑面誤為酒聲而醒,那雨傾西湖這只酒樽,說不定也是天神有意造詞,而刻意仿效玄宗為之的吧!
第八句,「鮫室」所指鲛人(人魚)水中居室,在此借指西湖。博物志(卷九)記鮫人:「南海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能泣珠。」;杜甫《雨》詩之四則曾用鮫人之淚形容雨點珠圓:「神女花鈿落,鮫人織杼悲」。把西湖擬成鮫人所居住所,宮殿梁棟雕琢形象霎時憬然赴目,與「瓊瑰」這等珍玉美珠(《左傳‧成公十七年》:「初,聲伯夢涉洹,或與己瓊瑰食之。」杜預作注:「瓊,玉;瑰,珠也。」)格外相襯,而華麗感倍增。以雨擬成珠玉,倒傾泉面,跳珠瀉玉之美渾然天成,也讓這昏黝曖曖的暴雨日頓時生光。全詩寫至此,雖無餘韻,繽紛戛然而止,但毫無拖泥帶水的手法,更使此詩氣勢雄偉。
【全詩賞析】
熙寧六年(1073),蘇軾任杭州通判時作此詩。此詩氣勢奔騰酣暢、節奏勁爽,教人讀來快意充沛!
不強計律詩格律結構和押韻,只求力顯內涵,所以蘇軾又一次大展天賦長才,但憑客觀觀察、誇飾修辭和豐富聯想,全詩未言狂、暴二字,即精彩成就一幅壯闊墨色山水圖,洵使此作成為歷代雨景詩歌佳詠。
首聯先從雷響之近、濃雲之頑到強風之黑的描寫,逐漸醞釀惡劣天氣的聲勢。詩人不採律詩尋常起首,直接突兀的展現暴雨來臨的景觀,故由可視的遊人近景,迅轉成聽覺刺激,緊繃氛圍;其後描寫滿天雲色凝滯厚重,稍舒方才一瞬的緊張。
頷聯二句,詩人不假雕琢,粗筆揮灑風雨飄搖現象,煞有潑墨之快。他將把身可感觸的風,轉成視覺,以色示之,使風聲色力度俱具;強風橫掃,海湧如立,驚心動魄之狀歷歷在目,氣勢堆疊至此,直至第四句終於一氣呵成,雨才淋漓傾盆,隨風從遠處飛至讀者的眼睛。
以敘事時間來論,雷響一瞬,撥雲略緩,風吹海立霎那,飛雨過江又是持續延長,短長短長相間,敘事節奏越發鏗鏘有節。胡曉暉於《宋詩大觀》中說得甚好:「在具體寫法上,詩人緊緊扣住疾雷、迅風、暴雨的特點進行刻畫,使全詩的節奏和氣勢亦如自然風暴般急促,來如驚雷,陡然而至,令人應接不暇;去如飄風,悠然而逝,使人心有餘悸。」正是如此。
下半,頸聯極盡動態形容雨勢。但詩人不直說雨勢滂沱,反而集中焦點著眼受雨的湖面景觀和聲響,利用生動立體且貼切易懂的擊鼓譬喻修辭側寫雨勢,還特地將偌大西湖擬約為盈手可握的酒樽,擴大比例的落差,形容水面飽滿狀態,實留予讀者許多品詩神遊的想像空間;其後尾聯,詩人聯結金樽酒面的譬喻,別開生面的融會瑰麗遐思,把李白這酒仙也拉入這場豪雨盛會一展詩興,使這暴雨突來幾乎盡掃遊興的日子,頓轉成一片熱鬧鼓舞,將單純的雨景描摹,逸生無限趣味。
想來,若非蘇軾性格這樣豪放自得的人,恐怕也沒多少人能將暴雨寫得這番跌宕暢快吧!
筆者認為,蘇軾無意在此詩附會中國「詩以言志」的傳統,只是純粹著力摹寫觀雨的耳目感受,並任想像穿馳勝景之中,所以不用隱晦的象徵暗示手法,逕如一名時空遊人佇足宇宙那樣的高度,細細俯瞰人間,用開闊舒放的情懷淡看狂風暴雨,視之為天神珍賜而滿懷欣喜的接受,然後再以即興不泥的創作筆法,執管肆恣揮灑,為自然瑰奇雄渾的景色,留下珍貴的墨跡。(相較於其他描寫雨的詩詞,此詩寫作大氣,手法看似無工實則想像翻騰,敘事寫景十分到位,做為引導中小學生描繪雨景之前導詩作,相當合適。)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