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讓人有深度,每個人都需要的思辨訓練

日前和一個朋友交流到法國今年高中畢業考哲學科的題目,覺得很有意思。

因為台灣教育向來忽略學生的思考訓練。我們從國小到高中的評量測驗,多半採用"是非題"和"選擇題"這類批改容易又有標準答案、成績容易訂出高下,但只能片面決定或簡化事情觀點的題型,很少利用申論題去激發孩子探索問題;再者,我們國內並不似法國學校有悠久的哲學課思辨訓練,所以某個程度上,台灣民眾之所以習於思想懶惰,我們這些身在教育前端的老師難辭其咎。

雖是高中學生的題目,看似簡單其實意義頗深,所以也不太好回答呢──
以下就「科學組」和「經濟和社會組」的題目,以我之例作出回答:


Q1「科學組」:工作少一點,會否活得好一點?
A1 依照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人類活著的需求,可以分為生理滿足、安全保障、社會歸屬這些基本需求,以及成長層次的受人尊重及自我價值實現。如果減低需求至只要可活、滿足基本生理需求的程度,人們對其工作勞動而獲薪資所得的期待,一般而言,會盡量傾向「投資報酬率高」的性質,「事少、錢多、離家近」正是這種層次工作者的典型心態。不過,人們活著,通常也不純粹只想滿足生理需求,多數的人都還是希望能夠「活得好一點」
;是以,人們工作不僅僅想要獲取勞動所得,還希望藉此一併擁有能夠達到高層次需求的尊嚴、權勢、樂趣、自我實現等等的工作附加價值。而這些附加價值的強弱,關乎工作者本身的認知,而不盡然與工作事務多少、性質輕重、工時長短有絕對相關。舉例來說,傳統手工藝在現今社會沒落流失已見常態,師傅們的工作份量顯然「很少」,但他們許多人到老卻也還堅持維持原業,甚至更願意主動增加工作量求新求變,其目的是甚麼?無外乎就是為了滿足他們精神上更加看重的「文化傳承」和「手藝人自尊」等等需求。對他們而言,少了這些價值,他們不會活得比較好。曾有一則新聞報導,某法國男子因在職場被冷凍上班常常無事可做,以致精神難以承受空虛,憤而向老闆提告。雖然此例不盡適用台灣,但被迫減少工作,人們失去安全需求的保障,我想這肯定更不能活得比較好。同理可證的,此題改為工作多一點,會否活得好一點,答案一定也不盡然,因為工作的繁多,未定代表人們就能獲得心理較多的高層次需求滿足。

Q2我們是否時常知道自己渴求的東西是甚麼 ? 
A2融入團體文化、追隨眾人觀點,這是我們群居動物尋找歸屬認同很自然的本能。順應本能並非壞事,但安於成為團體的一份子後,人會開始忘記我其實是我,不是我們,失去自己的聲音和選擇,而相信和大家「一樣」才是正常。我周邊不少朋友就是因為年屆適婚年齡,親友關心壓力不斷,覺得自己也該結婚,卒然投入婚姻,以致婚後懊悔甚至走上離婚的例子。我自己也犯過迷思,乍見某某洋裝別人穿了好看,欣然買下結果自己穿了卻是彆扭怪異,並不適合自己氣質。
處於自我中心期的幼兒,因為社交技巧尚未發展完成,還未輸入成人的價值觀,也反而是最懂得自己想要什麼東西的人,我要穿這件衣服、我要這個玩具......但隨著年歲長大,教育體制的框架、社會輿論的壓力等等,在在消磨「我」的勇氣,於是我們開始害怕說出自己的渴望,久了也就忘記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青年教改雜誌《Awakening》創辦人楊逸帆說:「自信是建立在對自己的完整認識。」思想的獨一無二,並不等同標新立異,而是反璞歸真、自省自識後的勇敢決定,這是自信,同時也是為自己人生的選擇做出負責。
除此,我們常誤將自己渴求的東西和慾望畫上等號,這也不算是真正知道自己的「渴望」。因為沒有而亟欲渴求或是渴求之物過多,只會更讓自己陷入迷失。這時我們就得適當跳脫原有的情境,盡量以最簡單的問題去省思自己,究竟那樣東西的有無到底多大影響,或是有時直接選擇離開把這些東西都丟掉,答案其實自會不言而喻。正如小王子告訴我們「真正重要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見的。」內心真實的渴望,還是得回頭從心去問去感覺。 


朋友也回拋了另外一道哲學題目,很實際切身但我們多數人都不曾深思過:
Q.為什麼要試著去了解自己?
A有人曾說「如果人類的腦袋簡單得足以讓我們了解的話,我們還是會愚笨的無法理解它。」聰睿的哲學家康德,也認為了解一朵花或一隻昆蟲要比了解自己容易太多。
那我們為何還要試著閱讀自己這本難讀的天書?我有三個理由:
一、追求真正快樂。
如蟲蛾趨光本能,人類對於快樂的嚮往也像本能。了解了自己,便是為自己的快樂追求尋找取向。就算對於快樂的定義,強調素樸自然的犬儒主義或是身心追求利己的享樂主義對比極端,但如果這些人沒有發現自己想要些什麼,又如何能從自己的選擇中獲得滿足?真正的快樂,從來不從盲然的索需而來。時下年輕人縱情逸樂聲色,看似快樂,但其實並非自我了解後所做的選擇,很多時候是同儕或傳媒文化的渲染或是對己責任的逃避,以致從中獲得的快樂很表層,一旦快感消失,他們內心的空虛孤寂感更為強烈。 
二、精神獲得獨立。
康德的哲學思想認為人們只有在我們追隨我們「實現理性」,並因此得以做出道德抉擇的時候,我們也才有自由意志可言。如果純粹只是遵循自己的天性和需求,人就不算自由或獨立。了解自己就是實現理性,可具獨立做出選擇的展現。心智堅定,不易受到世俗價值或他人評價而遷的人,很少是不了解自己的人。剛教書的第三年,我常困於與隔壁班老師比較痛的苦之中。彼位老師年紀與我相仿,帶班總是充滿活潑熱情。我對她帶班風格很是羨慕,一心想要模仿她,卻是受挫連連。我難跳脫困局,反倒班上一個男學生建言點醒我的執念:「老師,我覺得你有自己的特色,我們也很喜歡啊!為什麼要學隔壁班老師呢?你又不一定能學得像……」以我之例來說,自我了解不足是妨礙自信發展,但自我了解不足,卻也可能使人自以為是、難納雅言。這樣的過與不及,都不是理性剪裁的結果,別人或要煽動或要迎合,是很容易的。
三、適性發展。天生我材必有用,即使樗樹之質,亦能有可觀之處。
以前看到一支日本廣告,描述一個自閉症(或亞斯伯格症)年輕人,因為對於物要定位觀念的執著而求職連連碰壁、屢遭客訴的窘況。但後來他找到整骨師傅的工作,就不但適其本性,客人也能相歡。我們勉強自己適應人事物,並非不能—有時反而能激發新的能力—但逆風下船的效能總不如順水推舟。如果經過自省了解,自然可以避免許多錯誤的嘗試和兜圈。這便是了解自己的實用性。蘇格拉底認為最聰明的人是那些明白自己無知的人。自我了解然後知其不足,督促自己努力,也才不枉自我存在的價值。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國語備課──「於是」和「所以」連接詞的分辨使用

國語備課─「記」和「紀」的分辨

111下作文引導大綱─我最難忘的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