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成功有約—培養7個好習慣......進行式,反思1

承諾在五月初教師晨會分享推動七個習慣的成果,所以三週多以來,我在課堂上都會有意的把「習慣一  主動積極」的思想帶入課程中。

成效如何呢?上週讓孩子勾寫自評表,檢視自己的努力成果。但,對照教學現場看到的,我相信自己和許多孩子都有進步的空間。

身教永遠是最好的教育。
七個習慣的推動落實,不僅僅是幫助孩子成功的工具,同時也是激勵教師做出正向行動的利器。

推動以來,我察覺到自己最大的進步,在於心的彈性變大了。原本不容易忍受的孩子表現,現在在我眼裡,可以是「一種無助求救的訊息」,可以是「他們普遍會有的樣子」,可以是「教師必須自我調整的暗示」。所以,說話的語氣和神情,隨著我心的放下,我自覺也跟著安定而溫柔了。那種溫柔的姿態,尤其表現在我學共的課堂上,蹲低傾聽孩子的語言時,嘴角不自覺露出的一抹微笑之中。那正是我期許自己的教師樣子。

至於,自己還必須努力的──放心,並且給予孩子「信任」,仍舊是項大功課。
上週四我公假研習,正是挑戰孩子們主動自律的關卡。我得承認,出門前自己終究忍不住「耳提面命」好些時間,甚至派出四位班長,只因「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常是事實,小孩難得沒導師在,加上早上安排的是動態的美勞及種豆活動,班上能安靜多少?
抱定隔日得再洗洗孩子耳朵的心理準備,意外的,班級秩序並未因為我的不在,而天下大亂。可以猜想的幾個口袋名單,雖也的確不算安分,但倒和平常沒什麼兩樣。甚至在我請他們過來聊聊天的時候,他們自己已經知道反省了。
所以,由此我深切體悟到:當老師對於班經成效始終缺乏信心的時候,那就意味自己帶班從未用心過。因為只要澆沃過「巧思」的水,曬過「真心」的陽光,種子總會有出芽的時候。而種子開花的未來,有待播種者的等待,眼前,急也沒有用!

想當然耳,七個習慣的實施不可能無風無雨。改變孩子惡習,一如戒癮,教師面對的是人性劣根,面對的是孩子個人獨有氣質,面對的是家庭因素背後的拉扯等等,莫說孩子改變困難,意志力較孩子強的大人如我,在七個習慣尚未銘刻至精神深層時,亦是很容易成為三分鐘熱度的犧牲品。(運動和喝水即是)

說故事比賽選手徵選,我採取輪班志願制實施,以利每個孩子都得學會「說(長篇)的練習」。如此過程不免費事,但卻是檢驗孩子積極習慣是否生根的最佳時刻。
第二週,第一批上場的孩子成功滿足了老師嚮往的成果;但到了第三週,第二批的孩子主動性雖有,但整個態度上卻已明顯敷衍......見此,怎不叫人滿心「沁涼」,大感洩氣?

當下,我確實無奈至極。可是,一想及習慣一所提「控制圈>關懷圈」,我就覺得自己一定還可以做些什麼,不能就此對學生失望,於是當晚我窮極心思追究原因,思考我推行習慣一成效有限的盲點。

而我做出的說故事輪班方法,我決定修正為「讓孩子觀察模仿我的表達」。第一輪自願上場的學生,口才多半不錯,課堂上反應也很好;但往下,自願的人之所以會減少,其實正因為他們沒有足夠表達能力或信心,現在純粹讓他們自由發揮,並期待所有家長一起關心,難度自然是很高的,所以這時我得一次一次放低門檻,以達到讓所有的人都通過,才是最終極的的目標。

那習慣一的推展,在那些過去常被我視為節奏緩慢的學生身上依然有限,原因又是如何?我尋思甚久,才總算發現問題所在──那些孩子的「意識」很薄弱。又或者,我該麼說,人們一旦讓某些事成為習慣之後,通常就不會再刻意的保持「意識」了。

如果我確實「意識」到自己是個學生,我就會適當的表現出學生該有的行為;如果我刻意「意識」到檢查訂正作業是自己的責任,那我就不會每次都只是很單純的交出作業;如果我已經「意識」到我即將生氣,我便知道我得深呼吸,以防氣話脫口而出;如果我「意識」到我今天是值日生,掃地擦黑板自然會是我最重視的事......

對照班上那幾個令我擔憂的小孩,遺憾的是,這些孩子有的太乖,只知一味聽大人說一動就一動;有的則是家人代勞日子過久,從來不須思索自己責任;還有的是不善時間安排,不論何事一概順從玩心。他們幾乎很少想過自己去「意識」些什麼,再者,大人和週邊的同學朋友總是給「提醒」靠山,久了,他們又怎麼會動腦筋去想自己在做甚麼?

所以,在接下來的這週開始,我的目標新增:教學時,反覆將「意識」帶入「控制圈」的概念裡,讓孩子隨時發現自己的「意識」;同時,找那些孩子過來加強「意識」的練習,自是省不得的訓練過程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國語備課──「於是」和「所以」連接詞的分辨使用

國語備課─「記」和「紀」的分辨

111下作文引導大綱─我最難忘的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