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割喉事件震驚全國,不僅因為犯嫌手段殘忍,更因此案暴露出台灣兒童危機無所不在的問題。如果說現在連學校上個廁所落單都有風險,那我們又怎麼能放心放手讓孩子在校外家外學習獨立?
當然此案算是偶發事件,我們未必要灰心絕望的看衰台灣社會及教育─每次有重大事件發生,輿論一定會質疑台灣教育生病了嗎?─但不可否認的,我們在教導孩子生活自保能力的時候,是越來越有難度。
以往,我們教導孩子在外不要隨便和陌生人說話,接受陌生人給的東西,多半就能應付外來的風險;如今,我們卻還得讓孩子學會應對「持刀的壞人」(持有器物攻擊的犯嫌出現在我們大人面前,我們都未必能有效危機處理,更何況是那麼小的孩子......)。
前些時候,新竹擄童、三重地區公園誘拐事件一出,我即神經繃緊,趕快撥出時間教導孩子防身自保之法,就是擔心我們的小孩太過天真無邪,結果會如美國所做實驗一樣,只消40秒便遭陌生人帶走。而今日,事件發生後的第一天上學日,我自然也要臨時增開為孩子加強防身、求救及校園安全場所辨識的課程。
重點大致包括:
一、平常知能:
1.保持高度警覺心。對於陌生人應保持戒心,不能隨意透漏自家背景資料,因為人心隔肚皮,壞人不會把壞字寫在臉上。即如家人認識的鄰居朋友,若對方在我們自家人不在身邊的時候,刻意親近自己,我們也該心存緊張意識。
2.充實求救知能:不論是校內外,若有陌生人有意侵犯,孩子都應該要熟知求救的方式和他可以求救的地點和對象。
3.熟練防身自保技術:
(1)隨身自備口哨或警報器。
(2)練習防身技術,爭取逃生機會。[遭歹徒扼脖或限制行動時,把握機會只有一次的原則,用全力以手肘關節向後撞擊或用腳擊踢弱處,趁歹徒吃痛鬆手後,盡速逃跑](若遇持刀歹徒,基本上也是以逃跑或躲避至安全場所為先)
4.行動要避險:非上下課時間落單或是出入行經暗巷、進入公寓或電梯的空檔,都是容易被歹徒鎖定攻擊的時候,因此要特別注意。
二、情緒反應:
1.冷靜。遇到緊急狀況,哭泣無濟於事,有時還會激怒歹徒情緒,所以要教孩子克制緊張。而平時利用情境練習法,能讓孩子在緊急狀況時,身心產生自然應對的反應。
2.順服(*)。激怒歹徒是讓自己陷入更加危險的不智行為,如何延長求生時間,爭取逃生機會,就孩子來說,如果是遭誘拐,在被困在某地,不會有立即危險的時候,選擇順服配合的態度,會更適宜。
三、危機處理口號:
行動要機警,遇險先冷靜,躲避等救援,順服求保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