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教學與品德教育
二年級起的閱讀課,我有更強烈的慾望,想要教給孩子多一點的能力。
所以,這學期的閱讀課,我持續加深難度。
其一,進行「聆聽能力」的訓練。
不少大人會覺得低年級的孩子或小小孩像外星人,難用言語溝通。就我想法,其關鍵在於「孩子聽得太少」,他們沒有機會「聽懂」。但偏偏遺憾的是,這些沒機會聽懂的孩子,在未來還有可能增加。
這些聽得太少的孩子,天資未必比不上其他,可是受限於幾種常有的狀況,我想他們的能力才會因此被壓抑。這些狀況,像是「視覺學習(3C)」完全取代「聽覺學習」、家人沒有陪讀或為孩子朗讀的習慣、家人忙於工作極少與孩子對話討論等等。
因為缺乏語言詞彙的刺激、吸收,這些小孩對於語句的組織和詞意判斷,相對優勢的兒童來說,實在吃虧得很多。最明顯的是他們不耐聆聽長的語句,不擅用長而完整的語句回應,更不擅聽懂長的語句或文章的重點,以至於他們到校經常成為「有聽沒有懂」或是「抓不到聽說重點」,和老師同學對答近乎雞同鴨講的一群;國語課造句或發表,層次永遠停留在他們幼齡時期早已熟悉的語句上。
現在,我們班就有幾個這類的小孩......
為了將這些孩子拉提起來,我打算以我們家五歲白老鼠的有效經驗,遷移到他們身上。我所用的,最簡單也最有趣的方式,就是「聽故事CD」。
本學期第一次閱讀課,我放了十五分鐘左右長度的故事CD,得到某生回應「老師,怎麼沒有影片可以看啊?」。我當下心想:那是當然,給你們看了圖,你們就不會認真聽內容了。之後,我問了幾道基本「訊息提取」的問題,確認孩子們的聆聽狀況。果不其然,平常就口若懸河或喜歡找我說話的小孩,輕而易舉的答對我的問題;那些吶吶少言的小孩,則是更沉默了。
初次聆聽故事CD,就下這麼重的藥,我確實是狠心了點。但,這就是我要的目的。透過學期的訓練,期末我再放同一個故事給孩子聽做為後測的話,就可以確定那些需要進步的孩子「聽懂」的程度了。
具體作法基本上是固定以下做法,不定期輪流變化,其根本重複「聆聽」的訓練:
一、聆聽故事聲音檔或CD,教師提問。
(老師所提的問題是指孩子有仔細聽,就能從故事中找出答案的訊息提取類問題)。
二、全班26人,各自搭配不同閱讀學習單,朗讀並錄製朗讀聲音檔給同學聽。
(因為朗讀的內容是要錄音用的,所以孩子勢得反覆唸讀、尋求文章理解,才能唸得流暢,而他們自己唸讀的過程,就是聆聽的過程)。
三、搭配動作聽故事。教師設計動作,孩子聽到關鍵詞,要做出該動作或正確回應。
(這需要一定專注力)
四、複述老師所說的故事,給家人聽。
(這也可視為轉述能力的訓練。孩子家長將孩子轉述的內容依程度完整度打勾確認,以助老師了解孩子聆聽程度)
其二,是「提問能力」的發展。
我一向是很樂見孩子發問的,因為那是求知的起點。可是,當一個孩子連他自己都不太清楚自己想問想要求知的重點時,旁人如我也是很難聽懂他的問題。
國語課,我必定抽問課文內容,作為他們理解課文內容的基本測驗。但這樣的做法,未必等同孩子習得提問的技巧,所以我這學期要帶他們問「好的」問題。
(突然想到,台灣媒體的記者好像不太擅長問問題.......所以才會出現火災現場,向受災戶詢問其感受的笨現象。)
這學期的第三節閱讀課,我同樣放了故事CD。這回故事篇幅、情節和結構簡單多了,訊息很容易獲得,即使是聆聽能力較弱的孩子,也能從中得到正確回答的自信。
為了孩子聽懂我的答案選項(我用選擇題給予選擇),我用板書陳述在黑板上,再進行提問。
第一題,仍是我發球,作主要提問人;但到第二題起,我設下「難關」,要孩子看著我黑板上的答案選項,猜猜我要發問的題目......
結果怎麼著?孩子多數都講對了方向,表示我拋的球,他們接到了。可是,我並不因此滿足於這些小小提問人的問題──因為他們的問題問的不夠好。
舉第三週故事《小胖的紫蘿蔔》為例,兔子快樂國故事背景是特定的,並不等同現實世界的情境,所以好的問題其實應該是要將「故事中的小胖」或是「故事中的快樂國」人物、背景條件放進去,才能符合好的問題。
就在我反覆篩選的情況下,孩子們的提問從「小胖喜歡吃哪種蘿蔔?」、「兔子喜歡吃哪種蘿蔔?」這類似是而非的問題,聚焦發展為「請問故事中的兔子小胖最喜歡吃哪種蘿蔔?」既兼顧禮貌,同時也考量到「故事」這個條件。而我所做的,無非是提供篩選,分析該題最佳問法的好處何在,孩子很自然的就會跟著模仿了。
然而,這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快速領略的技巧。所以,之後,我將採小組討論的形式,將各組討論出來的問題提出展示,作為比較,由此反覆確認練習。
至於品德教育如何與閱讀教學相關,我的做法是—在此不論我之前進行的讀經、品德教育
影片—找短文製成閱讀學習單,要孩子朗讀錄音,也就是承接上述聆聽訓練的內容。
不用品德教育主題的繪本故事的理由是,這些故事通常太長,適合孩子自由閱讀,卻不利於我將之簡述收納於A4或B4紙上,所以我特地從網路上找來短文(也包含散文),裁減潤飾為低中年級孩子們可以理解的程度,要讓孩子自己從朗讀中自己習得該篇文章的品德教育主題。
所以,這學期的閱讀課,我持續加深難度。
其一,進行「聆聽能力」的訓練。
不少大人會覺得低年級的孩子或小小孩像外星人,難用言語溝通。就我想法,其關鍵在於「孩子聽得太少」,他們沒有機會「聽懂」。但偏偏遺憾的是,這些沒機會聽懂的孩子,在未來還有可能增加。
這些聽得太少的孩子,天資未必比不上其他,可是受限於幾種常有的狀況,我想他們的能力才會因此被壓抑。這些狀況,像是「視覺學習(3C)」完全取代「聽覺學習」、家人沒有陪讀或為孩子朗讀的習慣、家人忙於工作極少與孩子對話討論等等。
因為缺乏語言詞彙的刺激、吸收,這些小孩對於語句的組織和詞意判斷,相對優勢的兒童來說,實在吃虧得很多。最明顯的是他們不耐聆聽長的語句,不擅用長而完整的語句回應,更不擅聽懂長的語句或文章的重點,以至於他們到校經常成為「有聽沒有懂」或是「抓不到聽說重點」,和老師同學對答近乎雞同鴨講的一群;國語課造句或發表,層次永遠停留在他們幼齡時期早已熟悉的語句上。
現在,我們班就有幾個這類的小孩......
為了將這些孩子拉提起來,我打算以我們家五歲白老鼠的有效經驗,遷移到他們身上。我所用的,最簡單也最有趣的方式,就是「聽故事CD」。
本學期第一次閱讀課,我放了十五分鐘左右長度的故事CD,得到某生回應「老師,怎麼沒有影片可以看啊?」。我當下心想:那是當然,給你們看了圖,你們就不會認真聽內容了。之後,我問了幾道基本「訊息提取」的問題,確認孩子們的聆聽狀況。果不其然,平常就口若懸河或喜歡找我說話的小孩,輕而易舉的答對我的問題;那些吶吶少言的小孩,則是更沉默了。
初次聆聽故事CD,就下這麼重的藥,我確實是狠心了點。但,這就是我要的目的。透過學期的訓練,期末我再放同一個故事給孩子聽做為後測的話,就可以確定那些需要進步的孩子「聽懂」的程度了。
具體作法基本上是固定以下做法,不定期輪流變化,其根本重複「聆聽」的訓練:
一、聆聽故事聲音檔或CD,教師提問。
(老師所提的問題是指孩子有仔細聽,就能從故事中找出答案的訊息提取類問題)。
二、全班26人,各自搭配不同閱讀學習單,朗讀並錄製朗讀聲音檔給同學聽。
(因為朗讀的內容是要錄音用的,所以孩子勢得反覆唸讀、尋求文章理解,才能唸得流暢,而他們自己唸讀的過程,就是聆聽的過程)。
三、搭配動作聽故事。教師設計動作,孩子聽到關鍵詞,要做出該動作或正確回應。
(這需要一定專注力)
四、複述老師所說的故事,給家人聽。
(這也可視為轉述能力的訓練。孩子家長將孩子轉述的內容依程度完整度打勾確認,以助老師了解孩子聆聽程度)
其二,是「提問能力」的發展。
我一向是很樂見孩子發問的,因為那是求知的起點。可是,當一個孩子連他自己都不太清楚自己想問想要求知的重點時,旁人如我也是很難聽懂他的問題。
國語課,我必定抽問課文內容,作為他們理解課文內容的基本測驗。但這樣的做法,未必等同孩子習得提問的技巧,所以我這學期要帶他們問「好的」問題。
(突然想到,台灣媒體的記者好像不太擅長問問題.......所以才會出現火災現場,向受災戶詢問其感受的笨現象。)
這學期的第三節閱讀課,我同樣放了故事CD。這回故事篇幅、情節和結構簡單多了,訊息很容易獲得,即使是聆聽能力較弱的孩子,也能從中得到正確回答的自信。
為了孩子聽懂我的答案選項(我用選擇題給予選擇),我用板書陳述在黑板上,再進行提問。
第一題,仍是我發球,作主要提問人;但到第二題起,我設下「難關」,要孩子看著我黑板上的答案選項,猜猜我要發問的題目......
結果怎麼著?孩子多數都講對了方向,表示我拋的球,他們接到了。可是,我並不因此滿足於這些小小提問人的問題──因為他們的問題問的不夠好。
舉第三週故事《小胖的紫蘿蔔》為例,兔子快樂國故事背景是特定的,並不等同現實世界的情境,所以好的問題其實應該是要將「故事中的小胖」或是「故事中的快樂國」人物、背景條件放進去,才能符合好的問題。
就在我反覆篩選的情況下,孩子們的提問從「小胖喜歡吃哪種蘿蔔?」、「兔子喜歡吃哪種蘿蔔?」這類似是而非的問題,聚焦發展為「請問故事中的兔子小胖最喜歡吃哪種蘿蔔?」既兼顧禮貌,同時也考量到「故事」這個條件。而我所做的,無非是提供篩選,分析該題最佳問法的好處何在,孩子很自然的就會跟著模仿了。
然而,這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快速領略的技巧。所以,之後,我將採小組討論的形式,將各組討論出來的問題提出展示,作為比較,由此反覆確認練習。
至於品德教育如何與閱讀教學相關,我的做法是—在此不論我之前進行的讀經、品德教育
影片—找短文製成閱讀學習單,要孩子朗讀錄音,也就是承接上述聆聽訓練的內容。
不用品德教育主題的繪本故事的理由是,這些故事通常太長,適合孩子自由閱讀,卻不利於我將之簡述收納於A4或B4紙上,所以我特地從網路上找來短文(也包含散文),裁減潤飾為低中年級孩子們可以理解的程度,要讓孩子自己從朗讀中自己習得該篇文章的品德教育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