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 你會怎麼回答?
★形似字分辨:
(瓜 / 爪 ─記憶:「ㄙ」瓜)
(握 / 渥 ─記憶:握「手」)
(博 / 搏 ─記憶:博士知識「十」分淵博、「手」有脈搏)
(若 / 苦 ─記憶:「古」人痛苦)
★多音字:擔、埋
★課文四字語詞:
( 近義詞:從容不迫 / 反義詞:驚慌失措 )
造句:看他一副神色自若的樣子,想必對比賽有十足的把握。
高談闊論
( 近義詞:放言高論、誇誇其談 )
造句(1):春秋時代,孟子高談闊論,主張人性本善。
造句(2):候選人儘可高談闊論,但選民可要仔細評估政見的可行性。
( 近義詞:能言善道、滔滔不絕 / 反義詞:期期艾艾)
造句:他很健談,發表高論時口若懸河,滔滔不絕。
★延伸成語:
1.裝瘋賣傻:故意假裝成痴呆瘋癲的樣子。
2.瓜熟蒂落:瓜熟了,瓜蒂自然脫落。後用「瓜熟蒂落」比喻懷胎足月生產,亦用於比喻時機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3.門庭若市:門庭間來往的人很多,像市集一般熱鬧。比喻上門來的人很多。
4.有備無患:事先有準備,即可免除後患。
5.博古通今:學問淵博,通曉古今。
6.紙上談兵:在文字上談論用兵的策略。後用「紙上談兵」比喻不切實際的議論。
7.隱姓埋名:隱瞞姓名,不讓別人知道真實的身分。
8.明鏡高懸:傳說秦宮有方鏡,能照見人的五臟六腑,鑑別人心邪正。後用「明鏡高懸」比喻官吏辦事明察無私,執法公正嚴明。
9.斷章取義:截取某詩篇的一章或一句為己用,借來表達自己的意思,而不顧原詩作者的本意。後用「斷章取義」泛指截取別人的詩文或談話中的某一段落為己用,而不顧其原意。
10.名實相符:名稱或名聲與實際一致。也作「名實相副」。
●(心裡)有(深深)的(感動)
名 形 名
例:(眼神)有(滿滿)的(不滿)、(內心)有(淡淡)的(哀傷)
●(他)(從容)的(走下)(講臺)。
人 形副 動 地點
例:(同學)(緩慢)的(走進)(教室)、(青蛙)(靈活)的(跳入)(池塘)。
(轉折複句,在一組句子中,後面句子接續前面句子時,語意做了一個轉折,使意思形成相反或相對)
造句提示:想想自己曾經期待過什麼事或結果,但後來卻事與願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