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卡索「春天練習作」2─瘋狂捲曲的墨水線條,捲出黑羊立體的形象。黑羊旁邊小寐的是牧羊人,感覺上人的活力被惡魔似的綿羊給捲進去了。
#法蘭西斯‧畢卡比亞「春天,或風景中的裸女與男子」─色彩縫合,仔細可見山林生命蓬勃。各種顏色賦予畫面鮮明的聲音。看似衝突,其實畫家將各個色塊安置合諧。#畢卡索「牧羊人勾引」─畢卡索使用簡單的白描線條,訴說一個勾引的故事(雖然我覺得勾引者應該失敗了,因為在女子和男人之間有數道切割式的線條,感覺是種拒絕)。這些線條俐落的錯橫在乾淨的紙面上,可以想見得出畢卡索下筆時的果決表情。然而,從紙面尚留的炭筆痕跡來看,這些線條最後的安定其實是畫家多次的嘗試。
#喬治‧布拉克「拉西約塔的小港灣」─起初我不欣賞這幅畫,因為畫面呈現的景象太過平板,用色的純粹或是色塊的拼湊,雖然協和,但河面波光粼粼的表現方式,在我看來,實在遠遜於印象派對於光影的掌握,因為波光全被解析成一條條的色線,沒有晶瑩浮躍於紙上和印象裡的美感。可是,再深入探看,卻可發現這些色線精采的表現出夕陽沉入河(海)裡的那段時間,也就是說,作者不直接利用天色變化畫出黃昏,而是選擇用水面上的多色波紋去表現,這點很有趣。
#皮耶‧波納爾「杏樹開花」─我很意外我居然錯過這畫家另一幅更受人歡迎的「含羞草畫室」,不過這張畫所表現出來的美麗可喜,也是相當出色的。見方不大的畫布上,背景切割為明亮歡鬧和陰影遮蔽時的各種色塊,顯現出萬色爭妍齊放的宜人春景,但這畫最美妙最能展現春天清新氣息的還是莫過於畫面正中央的杏樹。杏花的白點紛落如雪,點點綴置在群色之間,清新而純粹,霎時紛鬧的春天聲語在畫面中收止,連看畫的人心裡都安靜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