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為班上孩子設計閱讀理解學習單。
找到一首由杜榮琛先生所寫,很富童真和生活感的童詩〈寫123〉:
弟弟會寫阿拉伯數字。
他說:1是爸爸,
他站著罵我;
2是我,
跪在那裡哭;
3是媽媽,
蹲著幫我擦眼淚。
3比1還要大,
因為幼稚園老師說的。
比起鉛筆1、鴨鴨2、耳朵3的數字具體造形,用爸爸、媽媽和自己所比擬的123形態,或許不見得十分貼切(我看不出3,但越看2越像小孩被罰跪),但由三個數字所串聯出的家庭相處關係,倒是十分生動真實的。詩裡最傑出的亮點,莫過於末尾兩句。以幼稚園老師所教數的概念事實,帶出了母愛慈暉偉大的程度更勝於嚴厲父之教,這層隱晦的意義,其實才是詩人最想表達的重點。只是詩人最巧妙的手法,在於他讓這兩句話,是出自於初學123,對數字還沒有具體大小意識,但知「老師說的都是對的」道理的孩子之口,因此更顯天真自然。
這樣有趣童詩,大一點的孩子或成人來看,自然可以輕而易舉的看透詩的價值;但如果是給一年級的小孩獨立閱讀呢?他們大概就無法發現詩人何以要在詩裡安排3比1的目的了(因為3也比2大啊,2也比1大啊)。課堂中,我當然也可以刻意解說詩的涵義,可是這樣就失去了詩的趣味和感動。所以,設計學習單問題的同時,我真是傷透了腦筋,到底要怎樣才能讓孩子很自然的發現到3媽媽和1爸爸愛孩子的程度差異呢?
2016年11月29日 星期二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精選文章
107學年度給家長的信
107 學年度 三重國小一年七班 -- 給家長的信 親愛的家長,您好: 很高興能擔任您寶貝的級任導師,與您在三重 107 中結緣。希望在未來的兩年當中,透過我們親師之間良好的溝通與互動,讓您的寶貝在三重國小這個快樂的園地中,健康的學習、成長與茁壯,成為一個...

-
翰林版二上第十一課習作,有一大題要測驗「 連接詞 的適當使用」。 題目共有四道,而候選語詞有五個,分別是 可是 、 於是 、 只是 、 要是 、 還是。 (這類語詞選用的最佳命題方式是,有四道題目待答時,候選的語詞至少要出現五個。) ==================...
-
說也奇怪,「記」和「紀」這兩個字的分辨,從來都不是我的困擾。但對許多人來說─尤其是小孩─這兩字的分辨,似乎就是無法克服的障礙。 以下,我且引字源,再加上「合理的想像力」,予以解釋: 【紀】本意為彎曲絲線的頭緒。表示有條理。通常跟時間、秩序有關。 我...
-
我最難忘的一首歌 (一) 這首歌是什麼 從小到大,每個人聽過的歌曲無數,但真正特別難以忘懷的,恐怕不會太多。對我來說,這首別具意義的歌是 _______ 。它曾在 _______ 的時刻陪伴我,給我 __________ ,為我帶來 _____...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