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課程教學流程─備課自省+三上的第一堂課

備課是老師教學的基本「道德」,所以教學以來,我也不太敢在此鬆懈。然而,教學越久,我卻越來越對自己的備課觀點及做法深感懷疑:

1.老師自認「誠意備課」的重量,對學生來說,有感的部份是「學成驚喜」重量還是「作業壓力」的重量?

2.老師常常自認學生單吃現有教材,主食營養不足,所以經常刻意添加林林總總的教材補品,以期每個孩子頭好壯壯。但豐盛的教材在前,如果學生吃不完、吸收不下,他們又沒本事打包的話,那不就成了浪費?

3.老師備課的內容雖然把學生參與課堂當成必要條件,但怎樣提高他們參與的意願,讓他們覺得每個人都能在這堂課忙得快樂又滿足?甚至產生我想取代老師的野心?

4.怎樣讓「學」的成效,不再停在考試的表層練習,而是更加深層的─出自人天生好奇心─「我想知道」?

於是,這個暑假,連老師備課的方向決定轉變為「陪孩子一起認識教材」、「陪孩子一起思考教材的多元性」、「陪孩子一起做出個人的菜色」。

三上國語課的第一堂課,我想先和孩子一起談談他們對於國語課的「看法」,這便是認識教材(5);其次,我會用有意思的大問題引發他們「思考」這學期即將要學的單元主題,讓孩子可以基於這個大問題,於閱讀課尋找相關教材(15);最後,也是這堂課最重要的部份,我要讓孩子了解自己在國語課「存在」價值─ ─除了「一課一重點」及「閱讀寫作任務」,老師會有比較多的指導比重及既定的教學脈絡以外,其他生字學習、內容深究及課後複習,孩子都要學會用「預習提問」和「筆記複習」這兩樣工具,培養自己的學習之花(20)。

不過,「慢慢來,比較快」、「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我要戒掉自己總要看到速效的心態,學習看到孩子每課堂精彩的當下。因此,在我與孩子尚未培養師生共學默契以前,我會強調「教師示範」及「鼓勵孩子慢慢加入課堂學習」這兩點,孩子的提問和筆記品質,在學期結束前,能見到成效提升便罷。畢竟,一個學期的練習,可以換來孩子後續好幾個學期甚至未來學習語文的好習慣,絕對值得。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國語備課──「於是」和「所以」連接詞的分辨使用

國語備課─「記」和「紀」的分辨

111下作文引導大綱─我最難忘的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