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下:「琴詩」故事創作(兩個班上才女的作品)

如何讓蘇軾的詩走進學生生活,產生深刻感動,所以當初在撰寫五下國語課程設計時,我特地將此納入寫作教學當中。我的作法是將「琴詩」進行創作,然後由孩子倆倆討論,透過提示及故事結構範例說明,最後請孩子們用電腦或平板打字成稿。

看完全班文稿一輪之後,再次被幾個優秀的孩子驚豔:哇!這兩個小孩也太優秀了,小學同齡的我在做什麼啊?

期末空檔,整頓電腦檔案,看到這些精采之作,決定要把這兩篇佳作放上來,讓更多人看見!

================================================================

         令月  (蔡O行) 

    聽說北宋時期,每張琴都有自己的琴仙,有的琴仙貌美如花,有的琴仙玉樹臨風,各不相同, 而這個故事就發生在兩個琴仙身上... …

    某個小城,住著兩張琴,一張叫令月,一張叫夜嵐,令月傾國傾城,夜嵐英姿煥發,他們的音色優美,只要聽過一次就令人永生難忘,因此很受人類的歡迎。 

     一天,令月和夜嵐在一個山明水秀的花園裡巧遇了,夜嵐對令月一見,相處一段時間後令月也慢慢的喜歡上夜嵐,沒多久後他們便在一起了,但令月深知琴仙和琴仙一起是沒有結果的,因此令月問夜嵐:「你愛我嗎?」夜嵐愣了一會兒說:「當然」令月又問:「那你能為了我做任何事嗎?」夜嵐回答:「當然,怎麼了?怎麼問這個問題?」令月說:「那我們一起變成人類好嗎?這樣我們就能永遠在一起了 !」夜嵐點了點頭,可他們找遍天涯海角卻依然未能找到化為人形的方法。 

    終於,俗話說「皇天不負苦心人」,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他們為了躲雨進入了一個黑暗的山洞中,沒想到山洞住著一位相貌醜惡的巫女,她的臉頰上有許多綠色的痘子,有如沼澤上的泡泡,額頭和眼角則是一道一道的皺紋,顯得格外蒼老,加上那詭異的笑容,讓人看了不禁打起寒顫 

    令月緊緊握著夜嵐的手,壯著膽大步走向前,説:「我令月為了躲雨打擾巫女休息感到十分抱歉,還請巫女大人有大量小女一馬。不過我們倆有事相求,希望巫女能助我們一臂之力。」巫女再次露出那詭異的笑容並用那低沉而沙啞的嗓音説:「您兩位身為琴仙怎會屈駕於一巫女之地?還有事相求?若是我能力所及,必竭盡全力。」令月又答:「謝過巫女,我們倆身為琴仙無法成婚,望巫女將我倆化為人形,若此次成功將來巫女有難我們必鼎力相助。」巫女點了點頭說:「可是化為人形需經歷玉龍散在體內亂竄且穿刺臟腑的過程,是椎心蝕骨之痛,你們能忍受嗎?」夜嵐聽完巫女的話心中有所動搖,但和令月相望了一眼後,還是回答:「為了在一起我們什麼也不怕,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也萬死不辭!」 

    聽完他們的這一話,巫女嘆了口氣轉過身說:「既然如此,那就跟上來吧…...」說著巫女走進山洞深處,令月這才發現原來山洞裡被巫女裝飾得甚是精美,山洞裡布滿了鮮花,有粉色的、黃色的和藍色的,且每個裝著藥散的瓶子都是用琉璃做的,瓶身還鑲有藍紫色的寶石。

    當令月看得入迷時,巫女說話了:「好奇吧?是不是想問我堂堂一巫女的住所為何裝飾得有如仙子住處?其實在很久以前我是仙界的一名小仙女,但為了救活愛人,我不惜觸犯天條接觸巫術,因此被打下天宮成為醜陋的巫女,沒成想愛人看見我的樣貌便逃之夭夭,而我就此住在這山洞裡自給自足,唉......要是當初沒有相信那男人的甜言蜜語,也不會落得如此下場,你也要當心呀......

    聽完巫女的遭遇令月看了看夜嵐,並回答道:「非常抱歉提起了您的傷心事,沒想到您還有這樣的過去。不過我想夜嵐是不會拋下我的,畢竟我們兩情相悅和對方沒有半點秘密隱藏。」巫女笑了笑,從架子上拿起一瓶藥散,說:「這便是玉龍散,只要連續服用半個月,你們倆就能化為人形,但服用時會有一整個時辰都痛不欲生,可想清楚了?」令月和夜嵐點了點頭,巫女看見後就將琉璃瓶交給令月和夜嵐,與巫女道別後他們就回到了城裡。 

    看著街上的居民,令月和夜嵐說:「等半個月後,我們就能和他們一樣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了,不如我們半個月後在水仙閣見面,到時候挑個好日子辦一場簡單的婚禮,不需要請太多賓客,只要辦幾桌酒席,過完那天我們就正式成為夫婦了,好想快點到那天啊!」說完,夜嵐點了點頭,兩人便各自回家了。  

    從那天起令月每天都得承受如萬蟻噬心噬血削肉的疼痛,但她依然用愛的信念撐過了一天又一天,終於半個月到了,令月也如願化為人形,她的皮膚猶如凝脂般細膩,臉頰暈紅,配上那水汪汪的大眼和高挺的鼻樑,讓人看了難以忘懷。 

    但當令月赴約來到水仙閣時,等待她的卻是一場空,這時一位小廝走了過來並說:「客官,有人要我和您傳話,他説服用玉龍散實在太痛苦了,無法承受,希望您能原諒。」聽完小廝的話後,令月回答:「知道了,請問這位客官人在哪兒呢?我想和他當面談談。」小廝回道:「那位客官特別囑咐不可洩漏他的蹤跡,小的也無可奉告。」聽完,令月只好點點頭讓小廝退下了,可令月並不願相信夜嵐沒有遵守約定,因此在水仙閣等了一個時辰,但依舊沒有看見夜嵐的蹤影。 

    失去愛人的令月一人落魄地走在街上,現在她沒有能回的家,也沒有能找的親人,這時他想起巫女的提醒和當時的對話,令月心想:「當時的我是多麼的愚蠢,明明已聽說巫女的經歷,還癡癡地相信夜嵐不會騙我,不會拋下我,我還為了和他在一起,備受煎熬終於成為人類,可他卻背棄了我,如今我該怎麼辦才好啊」就在這時,天空突然下起一場大雨,使令月想起半個月前找到巫女的那晚也是如此,決定再次造訪巫女之地乞求巫女幫她變回琴仙。 

    到了山洞前,令月看著那熟悉的場景,卻沒了熟悉的人陪伴,眼淚忍不住從眼眶中流了出來,在那雪白的面頰上留下道濕潤的曲線,但她還是鼓起勇氣走進山洞,這次她並沒有恐懼,因為她明白巫女也曾是仙,不像一般印象的巫女那樣邪惡、黑暗。

    她剛踏入山洞,一個熟悉的聲音就響了起來:「我就知道你會來,當初我吿訴你我的經歷,就是為了提醒你,因為我早就在天靈鏡中看見了那男琴仙背棄你的過程,但礙於天規,我不能說出來,不然我們都會灰飛煙滅的。」令月聽完巫女的話回答道:「是我之前不懂您話中的深意,以為自己的想法是最正確的,要是當時聽懂了,也不至於落到現在這般下場,望巫女再給我一次機會變回琴仙。」巫女笑了笑說:「只要你請上神將你元神中的玉龍散吸進這塊淨靈玉中,便能重新成為琴仙,而這是雲天散,吃了能到仙界兩個時辰,你都拿去吧!」令月收下凈靈玉和雲天散後說:「謝過巫女,若我到仙界遇到了上神,必會拜託上神將巫女變回仙子重返天宮。」說完令月便和巫女道別了。 

    一出山洞令月,就迫不及待地將雲天散含入口中,果不其然一下就到了仙界。因為令月的出現引起了仙子們的騷動,這時令月說話了:「各位仙子們,初次見面,我原是凡間一張琴中的琴仙,為了和心上人成婚,我們倆相約服用半個月的玉龍散,成功後在水仙閣相見,不想我守約了,經歷半個月的折磨成為人類,他卻背叛了我,因此我斗膽來到天宮,望上神能將我元神中的玉龍散吸入這淨靈玉,讓我重回琴中當琴仙。若仙子有認識的上神能幫助我,往後有需要我令月的地方,定赴湯蹈火、奮不顧身。」聽完這番話,站在後方的碧凡姑姑說話了:「我願意幫你,不過你不用報答我。」講完話後,碧凡姑姑便走到令月身旁,幫她將元神玉龍散吸入淨靈玉後,令月和碧凡姑姑說:「謝過碧凡姑姑,不知姑姑能否再幫我一個忙,前幾日我在凡間的沁山山洞中遇到了一位巫女,她說她曾是一名仙子,為了救活情人被打下天宮成為巫女,情人卻拋棄了她,希望姑姑開恩,能讓巫女重返仙界。」聽完令月的話,碧凡姑姑並沒有說話,令月就先回凡間了。 

    回家的路上令月一直想著被夜嵐拋棄的事,愈想愈傷心,心裡浮現出一個想法:「我彈奏出的音色如此美妙又如何?受人類歡迎又如何?我連一個情人都留不住!那我乾脆不發出聲音算了!」從這一刻開始令月便從未發出過聲音,人們也漸漸的忘了她。

    直到某一天蘇軾看見了令月,他輕輕地彈奏了一會兒,沒想到卻一點聲音都沒有,因此他有感而發輕輕地吟唱: 

   「若言琴上有琴聲, 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這便是人盡皆知的「琴詩」的故事。 

 

評語:若非老師知道作者是誰,大概很難想像這是出自一名五年級的女孩之手,因為足以寫就如此完整架構,情節起承轉合設計可比小說形式,而且人物描寫得絲絲入扣、情境描畫得具體生動的故事,就連文中時代相應的對話用詞皆很精準擬真,這沒有具備國中以上的閱讀寫作素養能力,實在難以做到。真是太精彩了!老師除了讚嘆還是讚嘆啊!除了些許錯字和分段稍有微瑕不計以外(小說分段可再精細),本文滿分誰有爭議?

================================================================

                  令月  (廖O瑜)

     中國北宋時期,每把琴中都住著一位琴仙。在某個城鎮上,有兩把琴,一把叫夜嵐,是位男琴仙。另一把琴叫令月,是位女琴仙。他們很受人們的喜愛,因為他們的聲音都有如天使般的美妙動人,令人陶醉。有一天,他們在一個陽光明媚、綠意盎然的花園相遇了,夜嵐對令月一見鐘情。他們兩人後來常常待在一起,令月也漸漸對夜嵐產生了好感。於是他們就在一起了。

     在一起後,他們倆人更加相愛了,不過,他們知道,兩把琴是不能成婚的。於是令月問夜嵐:「你愛我嗎?」夜嵐回答:「我當然愛你啊 ,我敢保證我一定是這個世界上最愛你的人,我願意為了你赴湯蹈火,上刀山下火海。」令月聽了非常高興,就說:「太好了,那麼你應該願意為了我變成人類吧?這樣我們就可以永遠在一起,不分開了!」夜嵐聽了後,不假思索的回答:「親愛的,我當然願意啊。」 令月就和夜嵐在各個地方尋找變成人類的方法。

    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他們在某個陰暗潮濕的山洞裡遇見了一個滿臉皺紋、長滿痘痘、露出詭異微笑、白髮蒼蒼,肩上停著一隻烏鴉的老婦人。

    令月緊緊握住夜嵐的手臂,而夜嵐壯著膽,拉著令月,緩緩走向老婦人,老婦人清了清嗓子,用低沉卻又渾厚有力的嗓音說:「堂堂琴仙,怎會來到我巫女之地?」老婦人再次露出她那詭異的微笑。夜嵐打了個冷顫,令月回答:「抱歉,是我倆有眼無珠,不識巫女之地,還請巫女海涵。不過」巫女疑惑的問:「不過什麼?」令月又答:「不過,小女子有求於巫女。」夜嵐微微點頭,但還是不敢過於靠近巫女,巫女說:「堂堂琴仙能有何事相求?若是我能力所及,必定全力以赴。」令月和夜嵐答:「那麼我們就先謝謝巫女了。」 令月表情嚴肅,十分認真的說:「我倆雖說是堂堂琴仙,可,我倆是琴,無法成婚,所以想成為人類。若是這次成功,定會送份大禮給巫女,巫女冷笑一聲:「呵!大禮?那倒不必,不過…我倒是要告訴你們,變成人類的過程可是極為痛苦的,需要喝下我特別釀造的玉龍散,喝下後會感覺全身發麻、無力,像被火燒一樣痛苦。」

    夜嵐的眼中明顯透露出些許動搖,令月:「沒事,我相信再艱難、再痛苦,我們都一定能熬過去的。」夜嵐兩眼無神盯著凌亂不堪的桌面,沒有說話。令月看見後說:「夜嵐…你怎麼了?」夜嵐猛然清醒,回答道:「沒…沒事,怎…怎麼了嗎?」令月也不傻,一眼就看出了夜嵐的不對勁,巫女又說:「這天色也不早了,你們還是先回去歇會吧。」令月說:「好的,謝過巫女!」

   夜嵐和令月各自回了家,令月做好了心理準備,雖有不好的預感,但還是堅信夜嵐絕不會棄自己而去,便早早上床睡覺了。而夜嵐雖然也很喜歡令月,但他只要一想到變成人類的過程是多麼的痛苦,他便不禁打了個寒顫,他越想越害怕,考慮良久,最後決定臨陣脫逃。那晚,他輾轉反側,徹夜未眠。
   
早上時,他們一起到了巫女的洞穴。這天,明明外面萬里無雲極為炎熱,夜嵐卻感覺有股涼意。兩人牽著手走入洞穴,巫女從轉角處走來。令月清澈的眼睛露出一絲堅定:「我們來了,你應該準備好玉龍散了吧。」巫女笑著點了頭說:「玉龍散放在那裡,你們自己拿,千萬要記得,一人只能喝一勺。」

    令月連聲道好,兩人到了一座開滿蓮花的池塘邊,同時拿起了玉龍散。令月閉上了雙眼,高舉罐子,深吸一口氣後,便將玉龍散一飲而盡。

    而夜嵐眼看時機成熟,就回頭淚眼汪汪,深情的望了令月一眼,看著令月喝下藥後,痛苦不堪的模樣,他不忍直視,便頭也不回的緩緩離開了池塘。夜嵐往日炯炯有神的眼眸,也變得黯淡,他腦袋一片空白,沒有餘力再去想接下來的事。而令月現在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完全沒有注意到夜嵐早已離去。

    過了三天後,癱倒在地上的令月艱難的爬起,似乎是藥效已退,他的痛苦減輕了不少,他四處尋找夜嵐的身影,可夜嵐卻早已不知去向,令月好像也明白了一切,抬高了頭,絕望的盯著天空,撕心裂肺的吼著,此刻的他心如刀絞,欲哭無淚。此刻,他們曾經的美好回憶,全都在此刻化為泡影,她對夜嵐已能說是恨之入骨

    她懇求玉皇大帝讓她變回琴仙向夜嵐復仇,玉皇大帝聽了她的遭遇對她深感同情,便幫她變回琴仙。她變回琴仙後,法力重拾,於是她想起夜嵐至今仍靠吸取別人演奏古琴的精氣而活,就施法讓夜嵐無法讓琴彈出聲音,文學家蘇東坡看到後,有感而發,便寫了「琴詩」:

      若言琴上有琴聲

      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

      何不於君指上聽  

評語:雖然故事本身俗套不算新奇,故事分段還待加強,但整體而言,作者語文素養優異且寫作技巧過人,還是讓此文可圈可點,讓人驚喜。老師最欣賞的地方有幾個:(1)故事全文用語遣詞多半精準、對話符應故事背景及禮儀,這是相當重要且值得誇讚的一點。很多孩子寫古代故事,依然習用現代口語入文,以致文章看起來格外衝突難讀;(2)人物情感及人性刻劃之細膩生動,從人物對話、表情、動作,皆能與人設相扣,此點正是平常語文素養的積累和大量閱讀的本能輸出;(3)琴詩鑲嵌得宜,將結局的痛與恨婉轉呈現,使人哀傷之餘卻也解了不少不平之氣。(97)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國語備課──「於是」和「所以」連接詞的分辨使用

111下作文引導大綱─我最難忘的一首歌

110上─康軒版四上社會第一單元心智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