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2019的文章

108.11─生活公開課紀錄

圖片
◎教案設計 單元名稱 第四單元 住家生活《住家附近》 設計者 連秀霞 教學對象 二年七班 教學時間 40 分鐘 教材來源 康軒版第三冊、自編教材 教學資源 GOOGLE MAP 、手繪地圖、學習單 學生條件分析 1. 本班學生對於課程學習回答較不積極,但對於自己生活經驗,則樂於分享。 2. 討論教學法於本班習用已久,少數學生不善參與以外,多數學生在小組進行討論思考時,發言會比教師單向問答更為熱烈。 3. 本班學生多數從仁愛路側門進出,且住家多落於過龍門路、靠近高速公路附近的街巷,所以地圖呈現會傾向以龍門路隊學生為主,由三和路隊學生補充資訊。 教學準備 1.   事先交代學生觀察上下學途中,住家附近明顯的地標或店家。 總綱核心素養 生活 -E-A3 藉由各種媒介,探索人、事、物的特性與關係,同時學習各種探究人、事、物的方法、理解道理,並能進行創作、分享及實踐。 生活 -E-B1 使用適切且多元的表徵符號,表達自己的想法、與人溝通,並能同理與尊重他人想法。 生活 -E-C2 覺察自己的情緒與行為表現可能對他人和環境有所影響,用合宜的方式與人友善互動,願意共同完成工作任務, 展現尊重、溝通以及合作的技巧。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 1-I-1 探索並分享對自己及相關人、事、物的感受與想法。 2-I-1 以感官和知覺探索生活中的人、事、 物,覺察事物及環境的特性。 2-I-2 觀察生活中人、事、物的變化,覺知變化的可能因素。 3-I-2 體認探究事理有各種方法,並且樂於應用。 4-I-2 使用不同的表徵符號進行表現與分享,感受創作的樂趣 7-I-5 透過一起工作的過程, 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學習內容 A-I-2 事物變化現象的觀察。 C-I-1 事物特性與現象的探究。 C-I-2 媒材特性與符號表徵的使用。 D-I-4 共同工作並相互協助。 學習目標 一、 ( 生活 -E-B1) 能分享對於住家附近地標、店

108.11-孩子共讀書閱讀作品

圖片
共書:狸貓變變變 ◎同一本書,能夠看到孩子不同的能力和觀點,其實十分有趣。 我尤其喜歡孩子問問題這個部分,到底在孩子的世界裡,他會好奇些什麼。當孩子願意張大眼睛,主動從生活小細節中去發現問題,然後追在大人身後問東問西,並嘗試為他的問題做出解釋時,其個性自然會是開放而熱忱的,對於學習,比起靜等大人給予─無庸置疑─他更樂於自己找出答案。 先前,問了班上一個學業總是敬陪班上末座的男孩,關於他對於這世界好奇與否的問題。果不其然,他的回應是「我不覺得好奇」.......唯一能夠吸引他注意的,莫過於吃喝玩樂這類等級的本能事情,所以即使OPEN BOOK的測驗,可以讓他翻開課本去找答案,他也經常「找不到」。可想而知,老師教他時,往往只能像推一輛沒油的汽車一樣,從後面不停出力,搞得雙方關係緊張又精神緊繃...... 所以,我在思考:到底要如何吊出一個年紀還小,就對世界漠然不關心孩子的好奇心呢? 後來,「狸貓變變變」這本書告訴我了答案。 就是創造讓他好奇的情境。如同狸貓為了報答而變為茶鍋,孩子一定也能為了「得到什麼」而想要知道。這孩子之所以欠缺好奇心,家庭環境背景使其文化生活經驗受限,以致於他對所見所聞無感。當老師在課堂上(生活、綜合)提供其他地方的資料文圖時,他雖然還不會主動提問,但我相信,老師給多了這些別於日常的資訊(加上適時的提問),久而久之,必然也增加他的視野。 ◎以下便是班上各形各色的閱讀單。